书协副会长何钰峰笔墨之间为善乐
2021年2月28日(星期天)的新明日报刊登了《书协副会长何钰峰笔墨之间为善乐》的报道。
行善方式千百种,在书法协会服务超过40年的何钰峰通过无酬讲课、赠字等,用传统艺术做公益,并坦言:“没钱就出力!”
何钰峰是新加坡书法协会副会长,在协会服务超过40年,也是新加坡艺术总会、文化艺术协会副院长、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已经80岁的何钰峰,尽管高龄但生活依旧活跃。
“我们写书法的有句话:为善最乐,这也是人生的智慧。书法是一门修养,除了可以自娱自乐,如果还能帮到更多人,那也是一件好事。”
曾经是教师的何钰峰在20年前退休,而这20年来也成为他在社区公益方面最活跃的日子,通过在社团的日子,奉献自己的力量。
“哪些地方单位需要我帮忙,我能做的就尽量做,像讲课、示范、捐字画、为捐献者写字等。”
何钰峰说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他就笑言自己没什么钱,那就尽量出力。“自己能做的为什么不帮?”
问起何钰峰这些年来曾帮助的团体中对什么最有感触,他认为是善济医社和同济医院,而这跟他曾经看过有贫困病患在医院拿药的心酸故事有关。
何钰峰忆述,有次他在医院等着拿药,看到一位老人家在拿药准备还钱时,不断翻找自己的口袋,但就是掏不出什么钱。
“老人家就问医院的工作人员,我可以少拿一点药吗?我不够钱?那时我看到了心里也很难过。”
正因为亲眼目睹过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无助,这也成为何钰峰继续行善的推动力。
“退休20年,这20年可说是退而不休地工作,虽然没有拿薪水但做得很开心。就这样无意中能把书法当做退休的消遣,也能为社会做一点点贡献。”
学无止境,疫情下学会用手机上网。
过去一年疫情打乱大家的生活,何钰峰感叹活了一大把年纪,这是他看过人类面对最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影响。
“这一年,我遵守政府的规定也很少出门,除非是重要的事,快去快回。这一年来,因为少出门,有更多时间看书写字打发时间。”
除了精进自己熟悉的领域,何钰峰还学会用手机上网。
“以前我对学习用手机上网有点恐惧,但这段日子时间多了,也听年轻人说上网有很多有用的资料,我就开始学习。现在我可以从手机找到传统艺术理念的
书,手机里也有几本字典,不用翻实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