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l(false) 会长陈奕福为善不计得失 - Sian Chay Medical Institution
返回

会长陈奕福为善不计得失

17日 01月 2021年

2021年1月17日(星期天)的新明日报刊登了《会长陈奕福为善不计得失》的报道。
有人做慈善求名利但也有许多默默不求回报,陈奕福以《道德经》中的17字勉励大家以真正的善心做好事。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陈奕福的人生历练可谓相当丰富,从报童到卖保险,之后成为油品商,或许正是这些体验让他对于回馈社会和同乡抱着更大的推动力。
说起行善的动力,对陈奕福而言就必定得提起《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陈奕福受访时说,这句话正是在说有高尚品德的人不去计较得失,对他来说做了就是做了,不需要特别去被记得,唯有不计较得失才是真正的德行。反之,若是做了好事却要被记下来,也会去计较回报,那就脱离原本行善的初衷。
陈奕福坦言,的确会有一些人做善事是为了名利出发,但发现周边有很多人都默默付出帮助他人。
对陈奕福而言,唯有不求回报才能让行善中真正的快乐持久,因为放下才能走得更远。
在疫情期间,宗乡会馆旗下不少经济能力较好的会馆,透过不同方式为有需要的人士送暖,这点让他印象深刻。当时很多前线人员为了抗疫非常劳累,大家就组织集资起来,为这些人员买凉茶和能慰藉人心的食物。
“我想这也有它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也看到更多的义工发起的团体,在社会不同角落伸出援手。正是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了更多人性的善和美。”
谈起疫情,陈奕福就特别难忘去年的1月23日,因为当时本地出现第一起冠病病例。
陈奕福就解释,为何会印象那么深刻,因为那天也正好是“春到河畔”开幕的日子。同时也是该活动工委会主席的陈奕福表示,当时来开幕的嘉宾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而那天开幕一结束,王瑞杰就得赶着回去开会,接着就是看到政府一系列的抗疫工作。
从冠病在本地暴发到如今迈入解封第三阶段,时间过了快一年。回想起这段过程,陈奕福认为身在新加坡的我们是幸福的。他就提到,除了疫情跟周遭其他国家相比在可受控的状态下,我们也是率先开始接种疫苗的国家之一,这些都是经大家努力之下换回的抗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