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l(false) 厨尊创办人许承俊助特需者立足社会 - Sian Chay Medical Institution
返回

厨尊创办人许承俊助特需者立足社会

20日 03月 2021年

2021年3月20日(星期天)的新明日报刊登了《厨尊创办人许承俊助特需者立足社会》的报道。
小摊位大梦想,从厨房孕育出特需群体的社会尊严。厨尊创办人许承俊具前瞻性眼光和包容性胸襟,培养特需群体的社会本领,灌输自给自足的精神,富足包容社会的发展。
在包容性社会成为耳熟能详的标语之前,却有这么一个人,花费十多年光阴来证明,包容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忍让求全,而是古言中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特需群体拥有一技之长,社会必定有其立足的尊严。
秉持着为残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弱智(IQ为70以下)和社会特殊群体如单身母亲提供小贩培训的理念,许承俊从2005年起致力于发展当时还很前卫的社会企业模式,花费两年时间实践、研究和访查,才编写完22个小贩课程,包括教导如何制作咖啡乌等课程。
“在新加坡,你看不到乞丐,看不到无家可归之人,也没有流浪狗。但真的就没有吗?”
许承俊聚焦社会边缘,分享创业四大原则,其一:为特需人士灌输烹饪或备餐知识和技能;其二:为特需人士提供就业;其三:融入并回归社会;其四:创造包容性社会。
问及培训特需群体的难处,他坦言:“要在餐饮业工作,必须要考过卫生课程,这对弱智群体来说尤为困难,普通人一天就可学会的课程,他们或需要3到5天。”不过,相较于智力不健全的人士,最难的是四肢健全,但患精神疾病的学员。
经过培训,学员大都具备备菜、烹煮和服务如清洁和洗碗的能力,许承俊对他们的就业能力具备信心,“我们要找工作给他们,找不到就开店给他们,所以就有了中央厨房和咖啡厅。”
就这样,许承俊的厨尊摊位逐步扩大,从一个摊位到一座大厦,目前共有148人,其中有120人是特需人士。
许承俊在偶然下接触到慈怀护理服务中心,了解不少晚期患者都带着“等死”的心态颓丧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他于是尝试与本地慈怀护理服务合作,帮助还有工作能力如癌症患者谋得工作,从事较为轻松的工作如泡咖啡,让想要工作的患者回到工作岗位,重新融入并回馈社会。
尽管没有证据显示,但他表示曾经有脑癌患者原本被宣布仅能存活一年,后来却延长到3至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