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l(false) 走进新加坡首善卓顺发主席——张家珍女士到访善济医社有感 - Sian Chay Medical Institution
返回

走进新加坡首善卓顺发主席——张家珍女士到访善济医社有感

24日 01月 2019年

走进新加坡首善卓顺发主席
——张家珍女士到访善济医社有感
2019年1月24日(星期四)

新加坡的慈善家中,卓顺发主席算是最传奇的一位,他白手起家,创立了上市公司,之后投身公益,将濒临倒闭的百年医社变为家喻户晓的慈善组织。他是一位太平绅士,获得过很多荣誉,如新加坡总统颁赠的公共服务奖章,中国国际公益慈善论坛颁发的公益慈善人物等等,他曾为汶川地震募捐1千万新币的善款,建立了七所“中新友谊小学”。他的善济医社为低收入家庭免费施药,只2014-2018年间就接待病患118万人次。

我们在善济总部见到了卓主席,享誉新加坡有着15间分社的善济总部,比起很多慈善组织来说显得寒酸而拥挤。没有高规格的装潢,也没有明亮宽阔的空间,有的只是堆叠着的宣传册和长条会议的书案,之后便是墙壁上光绪年间的大招牌以及各种捐款活动的照片。

我们到的时候卓主席正坐长长的书案前办公,周围环绕着请示他的人。不同于传统的慈善家,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战士,敏锐、迅速、简洁,充满活力,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当他走向我们的时候,我感觉到他的力量,没有客套地寒暄,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是做全职的!你明白意思吗?就是我一直在这里,无论好坏,都是责任。”——就如同他的书一样,他言语总是简单而值得深思。我甚至没有时间问他为何做慈善,他就已经开始埋头帮我签书了,之后说:“书是为了结善缘,送给很多人,让他们了解善济,了解慈善。”

他说:“人都是从生存走向生活,再从生活走向生命的。了解生命,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确,他身上散发的力量,让我感觉到那是一种愿力。就如嘉堡老师说的:“愿力就是知道自己是谁,自然而发的力量。”——卓主席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也就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所以他有着动力、激情、勇气与智慧。这是很难得的。

而他的人生经历,似乎也在印证着由生存走向生活,再从生活走向了生命的过程。他祖籍中国福建,出身在贫寒的家庭,有12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七,从小做工贴补家用。后来凭借个人努力创办了上市公司。之后把公司卖掉,投身慈善事业,也正是他这份力量,让他将一个快倒闭的百年医社变成了家喻户晓施药济世的慈善机构。

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了慈善卖掉跑车、不留给子女,每天忙碌而没有薪水,连咖啡都要自己买。我本来以为这样的人,或许是为了名誉,但当我提出我会写一篇报道给他的时候,他愣了一下,说:“我已经很有名了,我是为了善济,大家因为认识我而捐款。如果只说善济,在很多地方捐不到钱的。我并不是为了出名,我已经很有名了。”——一如他讲话的直接,我从他眼中看到了真诚——真诚地分享,他书里曾写过:“生命里没有对错,善恶,只有分享和学习。”我甚至开始觉得他很可爱了。因为他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从生存到生活,再从生活走向生命。

如果一个人找寻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且开始履行它时候,他的一切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在前进,充满激情与力量。他或许不会对我们说出心中的苦闷,但是他一定会在意自己是不是尽了责任。

在他身上我看到真实的慈悲,或许就只是慈悲,是一种纯粹的爱或者责任 ,不存在索取或者奢求,当你付出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得到了。因为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帮助他人与爱他人,那不就是生命的意义吗?

我很感激能有机会见到卓主席,虽然并非一次正式的访谈,但我从短短几分钟的话语中,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他,充满了责任和感情,深情地爱着世人。这或许才称得起是一位真正的全职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