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6日的联合早报刊登了《12年前临危受命接手济医社卓顺发全身心义务投入慈善事业》的报道。
2021年6月6日的联合早报刊登了《12年前临危受命接手济医社卓顺发全身心义务投入慈善事业》的报道。
成立已有120周年的善济医社,每天风雨不改服务居民1000人次,为社会传递温暖和正能量。然而,没有人会想到如今的善济大家庭,12年前曾面临解散危机。
12年前,现任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临危受命接手善济,始终秉持“大爱同理、光明同行”的理念,来经营这番慈善事业,在短短五、六年间,不但定善济稳定发展的基础,还一度开设了15间分社,将爱心落实到全岛每一处。
接手时善济只有4位职员
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受访时说,他在卖掉上市公司后,一心想深造并帮助他人,适逢当时受邀做慈善事业,于是接触了公益金、红十字会和善济。
那是2008年,卓顺发依稀记得,善济仅有的芽笼总社只有两名中医师、一名配药和一名前台。好友张锦泉告诉他,若他不接手,董事局恐怕会把善济关掉,将芽笼总社的房产卖出。
卓顺发要求14天来考虑,他想到善济医社对社会有卓越的意义,却缺乏健全的管理。“我觉得善济比较需要我”于是决定接手。
由于当年发生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接手后的卓顺发并没有立即着手管理改革,而是先采取观望态度,同时积极筹办“让爱川流不息”电视义演,为赈灾筹款1000万元新币,在下来四五年间,他经常往返新中两地,帮助汶川重新建设,此间在当地共建设了七所中新友谊小学和一座桥。
2012年,卓顺发投入善济慈善事业,之后便“大刀阔斧”,在短短五六年间,把经营规模扩大至2017年的15间善济医社,平均每天服务1000人次。目前,善济医社共有110名员工,包括25名中医师和17名推拿师。
全身心付出,从未领取过薪水,没有报销任何费用
卓顺发说:“我们希望病人通过与中医师沟通,接收正能量 ,在看病的过程中,中医师也会给予正能量辅导和思路。”
卓顺发这些年全心为慈善事业忙碌,没有领取薪水,更没报销任何费用。他说,善济医社宣扬的文化价值观是宽容、大爱、慈悲、感恩祝福,在帮助更多人的同时,也能把正能量宣扬出去。
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吐露心声:“这12年最大的回报就是看着病人好起来。”期间,有一名马西岭病人令卓顺发印象尤其深刻,他忆述,这名病人坐着轮椅到善济医社,整个人散发着负能量和悲观。
在善济医社四年的无收费医治、护理和开导下,这名病人不仅能站起来,甚至从负能量变成正能量,人也变得乐观,病人也十分感恩善济医社的帮助。
感恩所有慷慨解囊的善心人士和社会大众
卓主席透露,去年善济的捐款掉了20%,今年预计将会掉40%,“善济是专业制度化的管理,家庭式的经营,应对的方式是节制,能省则省。”
为感谢建国一代对国家建设的卓越贡献,他们来善济医社看病、推拿、针灸和拿药都一律免费,一般一天拿药也仅是3元。
“疫情教会我们要珍惜眼前,感恩付出。”他感恩所有慷慨解囊的善心人士和社会大众。
每$10款,可以惠及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一个病患人次到善济医社问诊、拿药完全免费;帮助一个家他8庭的一位病患者等于帮助这个家庭全部成员,让他们离苦得乐,创造幸福美满家庭,和谐安乐的社会。
有意捐款者,请联系 Joanne 9796 2942、向红 9638 0095 或医社直热线6744 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