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31 歌台
歌台文化——在新加坡必看必知的独特华人民俗
来新加坡久了的人们一定会注意到歌台这项非常普遍又广受欢迎的本地特色表演活动。歌台是新加坡独特的文化,有其特殊意义。新加坡歌台文化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末,那也是许多中国歌舞团南来献艺的年代。战乱期间,艺人都无法回国,有些选择留在新加坡,从而造就歌台文化的前身。
本地首个歌台始于日据时期
一般认为,新加坡本地歌台最早始于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时期,第一个歌台就是日据期间在大世界游艺场设立的大夜会歌台。大夜会歌台之前是否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歌台,目前还不肯定。
早年的歌台一般结合了茶楼、茶馆文化,听众到歌台去,在那边喝杯茶、点个饮料,而歌台有乐队和歌手演唱,客人享受歌台提供的娱乐节目。当时歌台的阵容并非很大,从旧报刊的资料知道,那时候的歌台基本上都是四、五个成员组成的乐队,以及三、四个歌手。大夜会歌台出现之后,本地后来又出现了名为“安娜食堂”的歌台,另外还有体育馆歌台、愉园等舞榭歌台,这些歌台形成了新加坡最早的歌台文化雏形。
1945年日军投降后,大世界游艺场出现新创办的仙乐歌台,这也是新加坡在战后出现的第—家歌台。
歌台文化随时代改变
歌台演出在声色光影下一路走来,从黄金时期走到低谷,又从低谷得到转机,历经沧桑变化后,在新时代以新面貌出现。
这些年来,本地歌台文化随着时代发展一直有所变化,其中经历了高低起落的发展和变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歌台文化。例如1950年代初的歌台,文化底蕴较深,有合唱、大合唱,甚至上演曹禺名剧《雷雨》等话剧,因此吸引了很多文教界人士前去观赏,观众中就包括了报社编辑、学校校长、教师等文化人。
1970年代一度兴起流动歌台,因中元会、商会的邀请而设,因为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所以称为“流动歌台”。八九十年代,随着甘榜的大量消失与组屋区的规划、形成,歌台又有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草根性较强的表演。21世纪初期,为了迎合市民,本地歌台后来渐渐走向通俗化。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有本地导演执导了一部以歌台为题材的电影,使到人们又关注起歌台文化,也使到歌台文化有了转机,吸引了不同阶层的歌台观众。
如今,因为疫情的关系,歌台也进入了摄影棚、直播间,至于在摄影棚录制的直播歌台会不会成为歌台的新常态或是新趋势呢?这两年来新加坡老牌慈善机构善济医社举办的歌台活动首先做出了尝试。
善济医社携手丽星娱乐制作举行在线直播《善济无限感恩充满爱歌台夜》,在疫情期间给观众们提供娱乐节目,2022年总共8集歌台夜,于7月31日/8月21日/8月28日/9月4日/9月18日/10月2日/10月16日/10月30日上演,现已圆满落幕。这场跨越三个月的线下实体演出在位于新加坡韮菜芭城隍庙的城隍剧院现场火爆开演,同时在 Facebook ,YouTube 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同时也通过中国的网易平台播出。
从疫情期间2020年至2022年9月4日,截至目前已主办了18场表演,感谢在新加坡各个角落的1,140,500位线上的朋友观看节目,35,659点赞,131,298条留言及220,105次分享为善济支持加油。共筹得$507,617.13善款。
感谢丽星娱乐制作支持本次活动,表演嘉宾和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社会大众。是大家怀着善良与艺术之心,共同搭建出这场慈善艺术盛宴,大家度过了温馨愉快的夜晚。
卓顺发义务执行主席有三场来到了现场,亲自分发礼包礼券,问候大家,分享善文化、正能量。卓主席坦言,自己是善济医社的义工,做义务主席14年,和在坐各位一样也已不是年轻人,祝大家也祝自己,都要身体健康,事事顺利,顺风顺水。
主持人询问:“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当下,如何帮助低收入的家庭呢?”
卓主席介绍说:“在通货膨胀的当下,善济医社为低收入家庭以及老人提供免费问诊,建国一代老人看医生问诊拿药完全免费,包括保健品和补品。在这里呼吁社会大众,行善有很多种方式,转发善济的资讯,让有需要的人了解,找医生谈谈话,可以去善济了解一下中医保健养身的方法,既省钱也是做慈善。善济医社为低收入家庭以及老人提供免费问诊,60岁至65岁老人每日拿药只需$1.5新币,建国一代老人看医生问诊拿药完全免费,包括养生保健的中药,普通民众每日拿药只需$3新币,鼓励有能力的人们力所能及地捐赠。因为善济医社每接待一位老人看诊拿药保养,需补贴24块的成本,当有些人来看诊自愿捐赠10块、20块,还有定期固定捐款的捐款人,我们就可以拉长补短,把善济医社持续运转下去。所以这个平台其实不是一个人的,是我们大家的,是这个社会的,我们大家要去拥护,去鼓励,让它细水长流。子孙孩子可以来捐款支持,身边有认识的需要帮助的人可以来获得帮助,希望大家多多把善济的慈善事业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做慈善很简单,存好话、讲好心、做好事,也欢迎来善济医社做义工,大家都很有礼貌、很健康,很正能量。”
“善济医社和丽星娱乐合作歌台项目已经有3年了,疫情的时候大家都不能够出门,所以就跟志伟沟通,希望大家能够在家享受娱乐。到现在与病毒共存的时期,还是保持着这种信念,继续做我们的歌台夜。这三年有百万人次在看, 加上今年我们应该做差不多有20多场,Facebook上每场节目的观看量有100多万人次。而且每一场播完三个礼拜后,拿到中国去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众乐乐不如天下乐,让中国人了解新加坡的歌台文化 ,百年历史善济医社的服务范围,文化,精神与信念,鼓励行善,共襄善举。我送艺术品《丰盛》给志伟的原因是歌台这种文化广受欢迎,感谢台前幕后的艺人用很少的收费来参加义演,也谢谢义工的参与。”
疫情当下,善济有爱 。观众们终于可以在现场尽享极具本地特色的热情歌台秀。善济医社还为每位观众分发了伴手礼包。主持嘉宾在现场节目间歇呼吁大家支持善济医社自愿捐款。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爱心无大小,只要有爱心就能走得更远。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是千百万的爱心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绽放出强烈的光芒,造福社会。
感谢丽星娱乐制作支持本次活动,丽星直播大乐队全场伴奏,感谢众多表演嘉宾。
司仪:李佩芬、奇贤、皓皓林,表演艺人:新加坡非凡舞蹈学院的新加坡金花世界肚皮舞双料冠军Jamila海青、钟金铃,袁瑾,黄振隆,马来西亚实力派冠军歌后余艳姗、黄裔媁;黄清元、朱莉莉、黄凯琳、宝贝姐妹、陈杰乐及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社会大众 ……
感谢大家为民众们带来一连串的歌唱表演节目,是大家怀着善良与艺术之心,共同搭建出这场慈善艺术盛宴,大家度过了温馨愉快的夜晚。
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善与国同在,济与民同心。
善济医社配合国家建设,为国家献一份爱心与贡献。善济医社十分感恩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人士对国家的贡献与付出,凡建国一代,在善济医社就诊,全部免费。立国一代人士在此也可以享有领药一天1.5元,其他项目优惠的待遇。凡领取福利救济金或低收入家庭者,可到善济各分社申请豁免收费。
善济医社在全岛有14间分社,为大众提供免费中医问诊,医药补贴。在过8年里(2014年至2021年)善济共服务了约2,664,802 看诊人次,发出的药帖有5,366,302帖。未来5年(2022年至2026年)看诊人次估计将高达250万人次,发出的药帖估计为480万帖。
帮助1个家庭的1位病患者等于帮助这个家庭全部成员,让他们离苦得乐,创造幸福美满家庭,和谐安乐社会。
欢迎大家将善济医社的慈善中医服务分享予身边有需要的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以及社会大众,善济将竭尽全力去服务他们,让爱温暖他们!
百年医社,善济积善,大爱写义、用心奉献,以声传情,为善助力。
慈善事业,大爱同理,光明同行,共襄善举。
善济无限感恩充满爱,我们都是一家人。
善济全体同仁坚持相信为人类服务是最好的工作。
如您有意捐款 可联系 :
善济医社热线 6565 3737
Joanne Ong 8823 9431
向红 9638 0095
同样,也可以直接用支票捐款,并且寄往以下地址:
Sian Chay Medical Institution
610B Geylang Road
(off Lorong 36)Singapore 389549
UOB Current Account Number: 103-305-527-2
Paynow UEN : S62SS005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