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献词​

善知识,集合在一起,光明正道,发挥正能量,天下无私,天下为公,就是太平盛世,和谐社会。

开幕,参与、加持、鼓励、共勉之,即素雅、朴实且庄严,值得尊敬,值得鼓励,值得坚持。背后,是心思、奔波及汗水。慈悲的执着,是颗心,善良的心,仁爱之心。

选择善济,因为慈悲;选择接受,因为放下;
选择承担,因为因缘;选择付出,因为感恩;
选择大爱,因为生命。

新加坡开埠至二战前时间,从 1819 至 1942 年,中医以慈善医疗为主。随着新加坡在 1819年开埠为贸易港口后之后,华裔移民激增,大多都为谋生而赴新,贫病交加。

1901 年,在新加坡小坡维多利亚街,由一批社会上善心人士,自发筹组施医赠药的善济医社,成为许多贫困大众求医问药的场所。善济医社服务社会大众百年至今,依然不变以仁心仁术,施医赠药,不遗余力地照顾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造福社会。

2002 年,我是在好朋友张锦泉先生的引见下加入善济医社做义工。当时,百年历史的善济医社已经面临关闭的边缘。2008 年,我开始担任善济的全职义务执行主席,天天准时上班。从未领过善济的一分钱薪水,也从未报销过任何车马费或应酬费。同年,我组织了志同道合的团队,董事们,同事们秉持着先贤宏愿的传统,跳出框架与时并进,走人邻里社区,到新加坡低收入的地区,接二连三,开设分社,服务民众!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宣扬健康意识,为乐龄人士和社会大众灌输预防胜于治疗的保健养生理念,回馈社会大众,发扬“善济积善”的精神。

在 2008 年,善济医社只有 4 名同事,在芽笼总部,每天服务 26 位病人。至 2020 年,善济共有 120 位同事在全岛有 13 间分社,每天服务大约 1400 人次。一年大约 40 万人次。一年服务大约 4 万 1 千人数。

善济医社是新加坡卫生部注册的社会服务组织,不分种族和宗教,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中医问诊及低收费的治疗。

在过去七年里,从 2014 年至 2020 年,善济总共服务了约 230 万看诊人次,发出的药帖有440 万帖。未来五年,2021 年到 2025 年,估计看诊人次估计高达 250 万人次,发出的药帖估计为 480 万帖。

用平常心面对生命,用宽容心面对埋怨,
用慈悲心面对人生,用感恩心面对生活,
用大爱心面对世界,用同理心面对未来。

为了善济的发展,为了新加坡慈善事业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还结合善济百年精神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得,提出了善济的五大文化价值观: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祝福。配合国家的基础建设、创造和谐社会,善济医社积极推动善济的理念“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善与国同在,济与民同心”。 

发扬华族互助的优良传统,不分种族和宗教,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中医问诊及低收费的治疗;鼎力支持慈善事业,福利事业,积极回馈给各社区、团体、联络所等的慈善机构,回馈社会,造福人群。

其实“宽容、慈悲、大爱”是一种修身养性,一种人生的理念与哲理,一种生命的感恩与光明,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包括身心的健康,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无明。

众生知感恩,而天下安宁;众生知自觉,而天下太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众乐乐不如天下乐。知足常乐,知足自己,常乐大家。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多有钱,他拥有多少,权利有多大,名誉有多高;而是在于他为社会做了多少事,帮助了多少人,改变了多少人,多少人因为他而得到幸福。

慈善是一种真爱,它真诚、慈悲、感恩、光明,无价,是一种真诚,一种内涵、一种感动、一种学习、一种修身养性,充实生命的动力,体现生命的价值。

慈善是不分你我的,是大众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行善是应该尽力而为,而不是量力而为。

在善济每捐$10,就可以帮助 1 个低收入家庭的病患来到善济问诊,拿药完全免费。1 个人家里有问题,其他人也会受到影响。帮助 1 个人等于帮助了 1 个家庭。帮助了这个家庭的成员,让他们离苦得乐,创造幸福美满生活,和谐安乐社会。

行善与慈善其实是两码事、层次与境界。行善是你喜不喜欢、很随性,可有可无。今天想捐钱就捐钱,明天不想捐钱就不捐钱,这叫行善,很有那种随性。

慈善它很定性、很承担、很慈悲、很同理,没得选择,没有喜不喜欢,只有喜舍,付出、付出再付出,感恩、感恩再感恩。

善济医社,社会企业,社会经营,服务社会。

善济医社十分感恩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对国家的付出与贡献。凡建国一代,在善济医社总社,各个分社看诊,拿药完全免费。

善济同时让更多的非华族居民了解中医,了解中华文化,宣扬中华文化;大家彼此交流、增进友谊、互相互动、共享资源,共同提升,促进种族和谐,爱国爱民。国家安定,社会繁荣是每个人民应尽的责任。

善济医社不仅用中医治疗身体上的疾病,更帮助社会大众寻找治愈心灵的良药,因为心灵上的孤独比身体上的疾病更可怕,而善良与关爱也是一种治疗。

我们希望善济的每一位看诊者都获得身心的愉快和健康,从负能量转为正能量,让生活更
加光明,更加健康。因此善济医社最近还开设了 3 个项目:
善济读书分享会
读书的内容是我的新书《当下最真 活在当下》。分享与解读一下生活与生命中的迷惑与无明,在心灵上给予大家关心和关爱!

善济关爱之旅
带着看诊者一起去郊游,我们将每一位看诊者和年长者当作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家人。让每一位来到善济医社看诊的居民朋友们, 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幸福。

善济关爱义剪
善济医社特别组织了爱心慈善义剪活动,在善济的看诊者可以免费理发和剪指甲。让大家更美,帅帅的,美美的,更阳光,更自信,更有活力和正能量!

一个感恩的人懂得惜缘,一个惜缘的人懂得慈悲;
一个慈悲的人懂得大爱,一个大爱的人懂得付出;
一个付出的人懂得放下,一个放下的人懂得自在;
一个自在的人,他懂得快乐与幸福。

在他人受难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责任与光明,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国家献力,为国家贡献,为民服务。同舟共济、共同渡过难关。

我提倡及弘扬孝道,培育孝心、尊重和回馈,十多年来动员了几千名义工在全岛分发 40 多万朵手工康乃馨。善济医社也已为 3,073 名年长者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向低收入家庭和租赁居民及年长者分发了 2 万个爱心礼包,5000 个粽子,13,700 盒低糖少油单黄 halal 月饼,还分发超过 25,000 支助步多功能雨伞给年长者,同时主办了多场音乐分享会招待 9000 名年长者,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生命得来不易,感恩生活,珍惜生命。

生命无限,未来无我,坦然承担,无喜无忧。

生活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命是大爱同理,发光发热。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那么就决定它的宽度,让它更有意义。在生活的每个过程中,每个瞬间,每个发生,每个经历,每个瓶颈去改变、提升自己,让生命从此与众不同,除了为了自己也为他人造福。

在这条前行慈善的道路中,善济有幸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哈利玛总统成为善济的赞助人,政府官员不吝赐教成为善济的顾问,各大政府机构和个体包括:建屋发展局、卫生部、人民协会、公民咨询委员会、市镇理事会、媒体机构、企业家、善长仁翁、表演艺术家、义工、董事们、同事们的支持 。

展望未来:
慈善是不分你我,是大众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

做慈善就是善良和慈悲,不是斤斤计较,如果捐一点钱就很计较,就会相当的辛苦,那么就需要重新去提升自己,改变自己,认识自己,了解生命与人生。

慈善是必须的,大家必须同心协力,尽心尽力,负起这个社会责任。

国家大力注重慈善事业的规划, 推广与发展。慈善团体必须定期的互相交流,学习,提升,分享资源。配合国家的政策,为社会上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帮助他们,提升他们的生活素质和身心的健康。

慈善是宽容的,慈悲的,感恩的,奉献的,大爱的;不分你我,大家共襄善举,一同坚持为社会服务,造福民众的目标前进。

我相信慈善机构应该互相扶持,携手合作,分享资源,坚持我们的信念与使命,来服务社会;
与政府同心协力,改善我们的社会,人类应该共同建立和谐和充满关爱的地球而努力。

做慈善需要理论与基础、系统的管理、发展方面的策略和专业的知识。它是一项长久坚持的慈善事业,尤其是慈善领袖,需要高度的智慧和和不平凡的思想,思维,精神。必须坚持着光明,善良,大爱,平等,慈悲和奉献。

我希望未来设立慈善交流中心,开设慈善公益事业的课程,设立专门从事公益慈善研究、人才培养、公益慈善管理的体制和法制建设等的学院,与大家分享慈善公益事业所得到的心得和经验。同时举办分享会,结交社会上的善心人士;大家有稳定的经济基础、慈悲的心灵,慈善的心态, 让来自不同领域的朋友们、善知识们分享和交流慈善事业、服务社会的机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我们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戚或亲属关系的老人和贫困人士。社会上的年长者也曾经为他们的家庭付出过,努力过。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年老了,放弃他们。我们应该负起责任,和国家光明同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关爱与认可;
让他们得到光明。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通过慈善平台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尊师重道、让他们更孝顺、更尊重长辈、分享和承担他们的生活与生命。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这项伟大、光明的慈善事业。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常见病, 慢性病以及重大疾病中心的疗效和作用,逐渐被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我希望世界,人类更加关注中医药业的发展,改革中医临床和医疗体系、允许注册医院和疗养院提供中医服务、提高中医师的医疗水平、设立基金鼓励中医研究院、扶持学术机构,建立未来中医事业医疗体系,推向全世界中医与西医整合治疗发展。

通过循证等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带动中医药现代化。拿出切实的证据,获得世界主流医学的认可,正式纳入世界的医保体系,逐步完成中医,西医医疗模式的结合。

希望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地,各个方面能够资助建立大规模中医医院或者是公立医院,完善中西医的整合医疗模式。大家同心协力,提升中医在世界的知名度,广受地球人类的认可与赞同。

生命,想通了,经历了,顿悟了,就是为了几个人几件事而忙着活着,只是长短,大小,层次,规模与内涵。生命应该多多关注,多多珍惜善良,慈悲,大爱,平等,奉献与感恩。

生存,它其实很被动,基本上已經失去了主动权,它很隨波逐流;生活,它何尝不是一种需求,欲望与追求,它迷惑人生;生命,大爱,同理,慈悲与善良,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感恩,懂得奉献,无怨无悔,它发光发热。

生命,它想通了,经历了,顿悟了,也不就是为了几个人,几件事而忙着活着,只是长短,大小,层次,规模与内涵。生命应该多多关注,多多珍惜善良,慈悲,大爱,平等,奉献与感恩。

尊敬的信念、尊敬的方式、尊敬的态度、尊敬的行为是慈善最好的尊重的基础。

我把慈善当作自己全部的责任与事业,坚持光明。在大爱与感恩的氛围里,大家共同向慈善公益迈进,让世界各地的慈善公益事业茁壮发展,继续造福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希望地球上的人类沐浴阳光般的温暖,光明,感受到精神的滋养。

卓顺发太平绅士 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

人生
* 活在谜与悟之间

* 很多事情是注定的,没得选择,你想改也改不了,顺其自然。

* 既然不能随心所欲就随遇而安。

* 就如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它没有彩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把握每一次的演出,就是最好的珍惜最好的回忆。

* 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力,只是选择生存的方法不一样。

* 你想醒在梦中还是梦中醒来?

* 天天学习,天天悟出道理,天天悟出希望。

* 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喜欢自己。

* 学会自我反省,走更远的路。

* 在学习中长大,在失败中成长。

* 做人、做事、做生意,有挫折很正常,别太介意。

* 应重视突变的情绪,想办法适应生活中的变化无常,尊重自己的心情,不要自我冲突。

* 没有人能比你更了解自己,前途与幸福把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学会尊重自己。

* 最怕对自己没有要求,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目标,不争取,放弃自己,不给自己机会。自己都不给自己机会,还有谁会给你机会。


* 当你知道了很多,才发觉自己懂得很少。

* 可能与不可能,差别在决心。

* 路是人走出来的,路的尽头才是真正的开始。

* 别一直以为别人对不起你,其实真正对不起人的是你,不要天天都以为人家在亏待你。

* 埋怨是多余的,解决不了问题。

* 有时含糊一点,会比较好,别太聪明。

* 不懂得做人,那懂得做好事。不懂得做好事,那懂得做大事。

* 做事处处为很多人着想、做大事。做事处处为自己着想、做小事。

* 别拥有了全世界,却失去了友情与亲情。

* 千万别穷到只剩下有钱。

* 不懂得满足,就是不了解幸福。

* 往往就是这样,不懂得好好珍惜现有的一切,等到失去时才觉得可惜。

* 能活在这世界上就是成功。

* 最后所需要的,就是健康与快乐。

最后,感恩大家!祝福大家!谢谢大家!

为什么?

卓主席认为“众生知感恩而天下安宁,众生知自觉而天下太平”。天下为先,天下为公,宽容感恩,大爱无疆。只为公利不为私利;只为公心不为私心;只有承担、承担、再承担,付出、付出、再付出,感恩、感恩、再感恩。卓主席从未在善济领过一分钱薪水,也未申请报销任何的车马费,应酬费等等。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多有钱,他拥有多少,权利有多大,名誉有多高。而是在于他为社会做了多少事,帮助了多少人,改变了多少人,多少人因为他的付出与奉献而得到幸福。慈善是用心、用心、再用心,慈悲、慈悲、再慈悲。心量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主席认为,回馈社会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与内涵。有能力的人应该多做事,帮助能力比较弱的人,有钱的人应该帮助收入比较低微的人,这才是和谐的社会。同时,希望我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与付出,都能够减轻病患的病痛和负担,而这也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与鼓励;更坚定了为慈善事业的付出与努力。他常说:慈善是一种爱的奉献,它真诚、慈悲、感恩、光明、无价,同时它也是一种内涵、一种感动、一种学习、一种修身养性,充实生命的动力,体现生命的价值。行善与慈善,是两码事,层次与境界,行善是喜不喜欢,随性,可有可无,今天想捐钱就捐钱,明天不想捐钱就不捐钱,这叫行善,很有那种随性。慈善是定性,承担,慈悲,没得选择,没有喜不喜欢,只有喜舍随喜,只有付出付出再付出,感恩感恩再感恩。因为生命无常,当下无常,未来无常,“感恩生命的赐予与存在”,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那么就决定它的宽度,让它更有意义,在生活的过程中,每个瞬间,每个发生,每个经历,每个瓶颈中去改变、提升自己,让生命从此与众不同,为世人造福。

卓顺发主席于 2002 年应友人张锦泉先生之邀加入善济,2008 年,当时的董事张锦泉先生邀主席见面,他向主席介绍善济医社及医社面对医药与营运成本的高涨,乐龄病患不断增加及领导层接班人等等的问题。这些接踵而来的挑战使当时的董事局陷入困境,他们必须认真思考善济的存留问题。张锦泉先生代表当时的董事会四次邀请卓主席担任善济大家庭的主席。主席为了不让这百年历史的善济医社及先辈们的付出与贡献成为历史,不辜负善济董事局对主席的信任与支持,他想到社会上许多无奈和无助需要医疗照顾的病患,而每为一位病患减轻病痛,同时也等于帮助了这个家庭全部的成员,让他们离苦得乐,创造幸福美满家庭,想到这些种种,主席欣然接受了这份挑战,成为第 77 届(2006-2008年)董事局的总务,过后任主席一职至今。主席以善济医社原有的宗旨与文化为基础,加入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就是现在善济五大文化价值观:“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祝福”,配合国家建设、创造和谐社会,善济医社积极推动“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善与国同在,济与民同心”的信念。鼎力支持福利事业,积极参加各社区、团体、联络所等的慈善活动,同时也通过善济的平台积极为促进种族和谐,社会安定而努力。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社会安定,人人应该珍惜,人人应该爱护,彼此关爱,友好相处,共同创造繁荣,大爱,同理的新加坡。

为了给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主席也积极组织及培养管理团队与善济医社的工作人员。卓主席希望通过秉承着历任先贤的文化、价值观与慈善信念,发扬华族互助优良传统,以回馈社会的崇高宗旨,传承发扬先贤的无私奉献精神,继续以仁心仁术造福社会,服务社会大众、让更多社会人士受惠,不只让善济成为施医赠药的典范,同时也是个倡导大爱,感恩回馈社会,影响和鼓励更多善心人士支持慈善福利事业的平台。

卓主席认为:
生存,它其实很被动,基本上已經失去了主动权,它很隨波逐流;
生活,它何尝不是一种需求,欲望与追求,它迷惑人生;生命,大爱,同理,慈悲与善良,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感恩,懂得奉献,无怨无悔,它发光发热。

生命,它想通了,经历了,顿悟了,也不就是为了几个人,几件事而忙着活着,只是长短,大小,层次,规模与内涵。生命应该多多关注,多多珍惜善良,慈悲,大爱,平等,奉献与感恩。

如果你是大海,不在乎那条船,如果你是小湖,容不下那个舟。希望社会上有很多很多的大海来照顾弱势群体,来协助国家,让国家更加昌盛。 还有发挥你的智慧,用不同的角度看这个世界,品尝你的人生,最后你会发觉到其实生命无限,生命光明。

助印方式

❤️如有意助印的善知识们可以随喜! 

❤️分享善知识光明正能量,让更多人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过去心不可得,当下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欢喜心可得,感恩心可得”。

——大德慈善家卓顺发太平绅士

❤️助印一本书成本价$2.50随缘乐捐。
     助印$100名字可以放在书里流传后世!

印书PayNow
UEN:199609129K
公司名字: Lingzi Media Pte Ltd 玲子传媒

❤️所有转账请标注:“TSH-Book Reprint”

联系人:
Joanne Ong: 9796 2942 
Xiang Hong :   9638 0095  

善济医社总部地址:
610 Geylang Road Singapore 389549
总部电话: 6744 1891